时间: 2025-03-30 07:36:52 | 作者: 爱游戏体育注册登录-热销城市
本篇首发于《九江日报·长江周刊》2025年1月19日,总第1015期,宣告时有改动。
黄远生是我国新闻史上的拓荒者,被誉为我国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记者,是我国新闻通讯的奠基人。他不仅是新文明运动的先驱者,更以其勇于直言、揭穿面的尖锐笔风,成为那个年代最具影响力的记者之一。他的新闻报道尖锐深入,思想观点超前,对其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但是,这位天才的命运却充满了悲惨剧颜色,他的英年早逝令人扼腕叹息。黄远生是九江近代的杰出人物,近年来介绍他的文章许多,故本文首要对近年来的研究资料做一些弥补与剖析。
黄远生原名黄为基,字远庸,笔名远生,出生于江西德化县仙居乡(今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新合镇涌塘村)。黄家是书香门第,曾祖黄凤楼系道光年间的进士,做过安徽歙县、铜陵、当涂等县知县、和平府同知等职。黄凤楼对九江最大的奉献是编纂了同治十三年(1874)版《九江府志》。黄远生三个叔大伯均为举人,但其父黄儒藻,通过童试,为秀才,却屡试不第,在浙江作过小官,大约是搞洋务的。黄远生天分聪明,目即成诵,被家人视若心肝宝贝。
1900年,黄远生爸爸妈妈相继离世,他沦为孤儿,旅居族兄家中,后入浙江吴兴(今浙江湖州)南浔公学读书。1903年,黄远生回到江西应试,考取秀才,同年秋季又考中江西省第7名举人,次年赴京会试中进士。1904年的这场会试是我国科举史上的终究一次,次年清政府宣告废弃科举考试。黄远生这一批成为了我国终究的进士,他仍是最年青的,周岁不满20。两年连中乡试、会试、殿试三榜,真可谓少年天才。
清政府并没有亏负这批末届进士,给黄颁发了“知县即用”资历。其时清廷设有进士馆,新晋的进士或可入馆进修,或可游学外国,三年后再试,依成果授官职。黄不肯留京,便恳求赴日本留学,后入日本中心大学攻读法令。1909年秋,黄远生学成归国,以进士兼留学生的双重身份进入邮传部,任员外郎。
邮传部是清政府于1906年树立的中心组织,总管邮政、船政、铁路、电政业务。1912年中华民国树立后,邮传部改为交通部。员外郎为从五品官职,相当于现在的副厅级。在邮传部,黄远生的才调也得到了主官们的赏识。此刻他才只要25岁,真可谓少年得志。
但是两年今后,清政府倒台,黄远生从前途无量的京官成为了一介布衣。据他的同乡,九江近代闻名官僚、藏书家李盛铎宣称,他在黄远生自日本归国时在北京相遇,李见黄致力于文学,由由当官之念想,左右徜徉,便劝黄远生做记者。李称此语对黄的牵动极大。李盛铎其人品德有污点,又是个最善投机的官僚,他的说法未必可信。
总归,1912年清帝退位,没了官职的黄远生跑到上海,与蓝公武(近代闻名政治人物、翻译家)、张君劢(近代闻名政治家、哲学家)一同兴办《少年我国周刊》,因态度明显、打击时弊而声名远播,他三人因而被誉为“新我国三少年”。1913年,他复与梁启超协作,主编《庸言》月刊。《庸言》即黄远庸之“庸”。但他是主编,并非首要撰稿人,因黄远生的写作风格是“长于写实,夹叙夹议,皆有兴趣”,他长于写社会事情,《庸言》却是政治理论类的期刊,非其所长。
黄远生后来又担任了《申报》《时报》《东方日报》驻北京特约记者特,并为《东方杂志》《论衡》《国民公报》《亚细亚报》等报刊撰稿,成为了我国新闻通讯的奠基人,也获得了巨大的盛誉,他和刘极少一同,被誉为“民国初两大名记者”、“报界之奇才”。
民国初年,政治局势波诡云谲,报刊的新闻价值益发得到人们的推重,报人也更着重以新闻反映社会现实,但这又会给记者本身带来非常大的危险。1912年2月,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暂时大总统,随后树立北洋政府,定都北京。袁世凯初就任时,还表现出一些民主的姿势,但很快就暴露出其独裁、残暴的赋性。1912年12月12日在北京出书的《少年我国周刊》上,名记者黄远生宣告的《少年我国之自白》中对袁世凯做过这样的谈论:“大略袁总统之为人,并非不行与为善之人,然自其受政以来,则善日少而恶日多者……”。他供认袁自有其利益,但其才能却或许不为善而为恶。12月19日宣告的《个人实力与国家权利之别》中黄远生直言:“袁总统者能拔擢个人之实力而不能履行国家之权利也。”
1912年3月,理事长宋教仁被暗算,引起言论大哗,许多报刊宣告文章,声讨袁世凯。1913年7月,江西都督李烈钧在湖口建议“二次革命”。袁世凯借孙中山建议“二次革命”的关键,对异己报人报刊做全面虐待,黄远生对此点评:“政治家无建议以打败言论,则终究之手法,唯有独裁。”
1915年8月起,袁世凯变节国民,故意称帝,其之喽啰以暴力查封持对立论的报馆,查看邮电,逮捕记者,约束新闻自由,并威逼利诱记者宣扬帝制。因黄远生声名卓著,袁世凯录用黄担任《亚细亚报》编缉,给出十万大洋的承诺,收购他撰文拥护帝制。黄远生左右摇摆,“不欲为,不敢不为”,终究仍是写了一篇貌同实异、含糊不清的文章交卷。文章宣告后黄又觉得惭愧,再写两封信给章士钊(近代学者和社会活动家,与亦师亦友)深表悔过,以《悔过录》为题刊于《甲寅》杂志,自述蜕化通过和人生感悟,其中有“所作种种政论,至今无一不为悔过之资料”“此来幸已脱离全部,尔后当一意做人,以求悔过居京数年蜕化之罪”等语。
黄的文章令袁世凯不满,他清楚自己或许蜕化为喉舌,或许或许身遭意外,遂于1915年9月3日,逃离北京,5日抵达上海,6日宣告启示与《亚细亚报》脱离关系,清晰说对立帝制,与袁世凯分裂。为了本身安全,黄远生于10月24日乘日轮离沪,途经日本,抵达美国。1915年12月25日下午6时许,在旧金山唐人街的广州酒楼内,正在喝茶吃饭的黄远生被人从背面近距离连开二枪而殒命,年仅30岁。
杀手是革命党人刘北海,指挥他的是美洲总支部负责人、民国维持会会长林森,刘北海是他的保镳。刺杀黄远生的原因,据以为是因为他对革命党人的批判,并借此陷害给袁世凯。
指挥杀黄远生的林森是我国近代闻名政治家,下一任中华民国政府主席。林森之前曾任九江军政府民政长,是辛亥革命九江起义的首要领导人之一。前史便是这么美妙而纠结。
黄远生遗骸由其时我国驻美公使顾维钧运回,1916年2月10日抵达上海,这以后转送江西老家,安葬于九江市濂溪区莲花乡。黄远生墓在上世纪90年代曾被盗。2004年,这以子孙将墓葬黄迁至九江贺家山陵寝。
黄远生的孙女黄茵在九江同文中学执教到退休,孙女婿高朝曦曾在同文中学担任校长十三年。
2024年11月8日,九江市举行“庆祝第25个我国记者节暨黄远生留念馆揭牌”活动,据悉,为留念黄远生,充沛发掘利用好前史名人文明资源,九江市柴桑区已先后建成黄远生展览馆、新居等,并树立了黄远生研究会。新开设的黄远生留念馆坐落黄远生新居内,分为两个展馆,将终年对外开放。
在初稿中,笔者曾测验对黄远生的性情和行为做多元化的剖析,讨论他为何开罪各方,终究不得善终。但终究是将这部分内容删去了。究竟,留念馆都已经树立的名人,只能有单一维度的点评。我不生事。